關于2024中考的最新重要風向
記者 | 李宇欣
最近一段時間,重慶部分地區又在瘋傳——“2024年中考要改革,還要擴大招生規模。”
擴大高中招生,當然是廣大家長心里的美好愿望,但是,愿望只能是愿望,還是要尊重現實。這不,當地官方前段時間就辟謠了,說這是不實解讀。
重慶辟謠公眾號截圖
我們追溯了一下謠言源頭,是來自半年前教育部一個文件,原話是“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有序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注意關鍵詞,擴大的是優質普高的招生規模,而不是擴大整體招生規模和改變職普招生比例。
三月以來,各地陸續公布的中招政策,也證實了這一點。
此外,把北京、上海、杭州等教育高地的政策拉通看了以后,我們認為有幾個風向,尤其值得娃娃還有幾年才參加中考的家長關注。
職普分流一直是家長關注的重點,那職普比例近幾年有變化嗎?
以北京為例——
2024年普高招生規模8.2萬人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3.55萬人左右;
2023年普高招生規模8萬人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3.5萬人左右;
2022年普高招生規模7.4萬人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3.3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職普比例大致穩定在三七開。
如果說北京的職普比例還不明顯,那全國數據則更有代表性。
從近4年招生情況看,全國普高學校總體招生人數都在上漲,而全國中職學校招生人數在走低。從趨勢來看,職普比例大致也穩定在三七開。
回到開篇問題,很多人或許疑惑,普高招生人數增加,這不正說明初升高擴大招生規模了嗎?
確實,至少從全國普高招生情況看,過去3年的招生人數都上漲了,但算上職高后總的招生數量,卻是有增有減,2023年甚至比2020年總招生人數還少了近一百萬。
說到底,影響初升高擴招最主要的因素,其實是當年畢業的人數,畢業生多了,招生人數自然要增加。
還是看2020到2023年這四年,往前倒推15年(假設15歲初中畢業),2005年至2008年分別是1617萬、1584萬、1596萬和1608萬。
發現了嗎?招生趨勢基本是和人口出生的變化是基本吻合的,所以,接下來初升高招生的趨勢大概率也是一樣。
前幾天,我們也跟大家分析過,比如,龍年如果扎堆生“龍寶”,那么,大概率也會遇到入學高峰。當然,招錄比例不用擔心,水漲船高,參考的多,錄取的也會隨之提高一些。
前段時間,浙江杭州中招政策落地,回應了2023年11月浙江省出臺的全省統一命題政策:從2024年起,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含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5門科目采用全省統一試題和分值。
而中考統一命題的風向,教育部2019年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中就提出了。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截圖
在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中,教育部又明確提及,力爭2022年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確實不具備條件的省份,要研究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工作,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到2024年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
目前,已經施行中考統一命題的省份,包括山西省、福建省、安徽省等地。
其中,山西省在此政策上先行一步,2010年就開始實行中考全省統一命題;福建省2017年起統一中考,且全省實行初中學生畢業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安徽全省統一命題新中考方案從2020年新初一學生試點。
明確了從2024年開始中考統一命題的省份,除了浙江省,還有湖北、湖南等地。
依舊以杭州為例,此次杭州官宣的2024年中考新政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指標到校(在杭州叫做“分配生”)比例增至60%;
二是指標分配不再由初中學校推薦。
先說指標到校生比例的變化,背后其實也是浙江全省的統一要求。2023年年底發布的《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優質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優質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比例不得低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60%。而且,從2025年起,浙江分配生招生比例達到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70%,不得以任何名義占用分配生招生名額。
實際上不只浙江,指標到校生比例增加,在各地都是大趨勢,建議家長務必重視這類可能“低分上名校”的分配方式,小升初就要開始謀劃——小學決定了孩子去哪些初中,這些初中進而將決定孩子有多大機會拿到指標到校生名額。
再看指標名額分配,浙江要求不由初中學校推薦,轉而和統招一樣直接看中考成績,即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實行分校錄取,錄完為止。
此外,選擇指標到校升學還不能忽視綜合素質評價。比如,浙江把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績作為指標到校招生的前置條件,北京也明確綜合素質評價須達到B等。
部分家長或許注意到,北京2024年中招錄取總成績滿分達到670分,比往年漲了10分,主要是因為體育與健康科目過程性考核成績滿分由往年10分增至20分,現場考試依舊是30分。
并且,根據《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分年級過渡的安排,過程性考核成績滿分還將漲到40分,體育總分達70分。
而為弱化中考體育應試壓力,除了增加體育過程性考核成績,北京還想了個辦法——降低中考體育難度,達到“良好即滿分”,2024年中考就開始施行。
舉個簡單例子,同樣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長跑,北京的滿分成績為男生4分零5秒及以下和女生3分55秒及以下,但在別的一些城市,男生3分48秒及以下、女生3分39秒及以下才可得滿分。
對其他家長的啟示或許就是,臨時突擊“卷體育”的時代已經不太行得通了,中考體育正回歸強身健體的初衷。
關于2024年中考,你還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