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閱讀測試題全部答案(共含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時,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六級強化閱讀”一樣,積極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國演義小學必考題及答案_關于三國演義考試題的答案大全_三國演義小學試題

篇1:三國演義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

1. 東漢末年, 、與 桃園結義。

2. 曾經想以獻寶為借口,想乘機除掉董卓。

3.在苦肉計中,是由 與 聯合完成了這一計。

4.臥龍先生是 。

5.七步成詩的是 。

6.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 (戰(zhàn)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

7.曹操、孫權、劉備后來分別建立了 國、國、國。

8.在如魚得水這個典故中, 把自己比作魚,把諸葛亮比作水。

9.《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人名)

10. 用了轅門射箭一計使劉備與袁術兩家和解了。

二、選擇。(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戰(zhàn)役是( )

A.火燒新野B.火燒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燒赤壁

2.下列故事不是《三國演義》中的一項是( )

A.三顧茅廬B.三氣周瑜C.桃園三結義D.三打祝家

3.有關三國歇后語錯誤的'是( )

A.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B.張飛繡花――心細如發(fā)

C.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D.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4.獻連環(huán)計火燒赤壁的是誰?( )

A.諸葛亮 B.郭嘉 C.龐統 D.曹操

5.張飛在長坂坡嚇死誰?( )

A.關羽 B.夏侯杰 C.曹仁 D.呂布

6.曹操在哪場戰(zhàn)役中大敗袁紹?( )

A.官渡之戰(zhàn) B.赤壁之戰(zhàn) C.討伐董卓 D.合肥之戰(zhàn)

7.曾經和關羽,張飛兄弟兩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將為誰? ( )

A.呂布 B.魏延 C.孫權 D.孫策

8.赤壁之戰(zhàn)中,誰獻策詐降曹操?( )

A.黃蓋 B.許諸 C.典偉 D.王允

9.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時病死在哪里?( )

A.長坂坡 B.五丈原 C.新野 D.街亭

10.關羽在離開曹操時唯一帶走的曹操的贈物是什么?( )

A.美女 B.金銀 C.奴役 D.赤兔馬

三、判斷題。(下列各題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三國演義》中趙云是誰被稱作小霸王。( )

2.《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劉備和曹操。( )

3.“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是曹操說的。( )

4.一次,當關羽受傷時,為他刮骨療傷的大夫是華佗。( )

5.空城計這一計用在了街亭里。( )

6.“草船借箭”中,是因為周瑜想陷害諸葛亮而設的圈套。( )

7.到了三國鼎立的最后時期,蜀國向魏國投降了。( )

8.王允利用貂禪除掉董卓的過程中用了苦肉計。( )

9.“垂手過膝,目能顧其耳。”描寫的是龐統。( )

10.曹操中了周瑜之計誤斬了水師都督蔡瑁和張允。( )

篇2:三國演義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

1. 劉備 關羽 張飛 2. 曹操3. 周瑜 黃蓋

4. 諸葛亮5. 曹植 6. 赤壁之戰(zhàn) 7. 魏國 吳國 蜀國

8. 劉備9. 關羽10. 呂布

二、選擇題。

1. B2. D3. B 4.C5. B 6. A7.A8.A9.B10. D

三、判斷題。

1. × 2. √3. √ 4. √5. × 6. √7.√ 8.× 9.× 10.√

篇3:大白鯊閱讀答案全部

大白鯊閱讀答案全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著大約350種鯊魚,它已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存了3億多年。在所有的鯊魚中,大白鯊個兒最大、最兇猛、最為矯健有力,沒有任何海洋動物敢與大白鯊為敵。

生物學家認為,大白鯊可以長到7.61米長,壽命達。剛生下來的大白鯊幼魚約1.06米,出生的當天就會自己捕食。雌大白鯊成年時長4.84米,體重達1360﹣2721千克。

大白鯊的表皮覆蓋著一排排叫做真皮齒的尖利鱗片,每個鱗片猶如一粒細小的利牙,魚皮表面像砂紙那般粗硬。高速游動的大白鯊如果擦碰到人體,人的肌膚會被割劃得皮開肉綻。

大白鯊是典型的肉食動物。幼小的大白鯊捕食魚類,身體長到2.74﹣3.65米時,轉而捕食海洋中比魚類個子大的海豹、海獅之類的哺乳動物。捕食時,大白鯊往往先在獵物四周慢吞吞地游來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將身子隱蔽在礁石之間。覷(qù)準時機,猛然閃電般向上直撲獵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鋒似的利齒將獵物咬成幾塊,三口兩口就把獵物吞進了肚里。

大白鯊的鼻孔上邊有一系列感覺小孔,這些小孔能(靈巧 靈敏 靈活)地探測到獵物發(fā)出的(微小 微弱 微薄)電磁場,因此大白鯊能百發(fā)百中捕獲獵物。

大白鯊是海洋生物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它起著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動物數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殘者,促進生存競爭。另外,大白鯊還吞食海洋中的動物尸體,清潔海洋。可惜的是,體態(tài)優(yōu)美的大白鯊由于受到誤解,被人類大量捕殺,數量急劇減少,現在已被世界動物保護組織列入了瀕危動物名單。

(1)本文共600字,我的閱讀時間約分鐘。

(2)在第五自然段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橫線處。

(3)短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來介紹大白鯊。第三自然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4)大白鯊捕食海豹、海獅之類的哺乳動物時,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有:①;②。

(5)對“可惜的是,體態(tài)優(yōu)美的大白鯊由于受到誤解”中“受到誤解”理解正確的是

①以為它只會傷人性命,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②人們以為大白鯊的體態(tài)優(yōu)美,捕獲后能作為動物標本進行觀賞。

參考答案

(1)5;

(2)靈敏;微弱。

(3)列數字;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鱗片的鋒利和粗硬。

(4)①隱蔽自身;②準確地攻擊。

(5)①。

文言文閱讀方法

(1)先讀最后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2)然后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后聯系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做閱讀題的技巧和方法

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概括某段大意

要準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

篇4:光陰閱讀答案全部

光陰閱讀答案全部

誰也無法描繪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處處能聽到他的腳步聲。

當旭日驅散夜的殘幕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他不慌不忙地走著,光明和黑暗都無法改變他行進的節(jié)奏。

當蓓蕾在春風中燦然綻開濕潤的花瓣時,當嬰兒在產房里以響亮的哭聲向世人報到時,他悄無聲息地走著,歡笑不能挽留他的腳步。

當枯黃的樹葉在寒風中飄飄墜落時,當垂危的老人以留戀的目光掃視周圍的天地時,他還是沉著而又默然地走著,嘆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從你的手指縫里流過去;

從你的腳底下滑過去;

從你的視野和你的思想里飛過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無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間創(chuàng)造著種種奇跡。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塵土,把幼苗雕成大樹,把荒漠變成城市和園林。當然,他也能使繁華之都衰敗成荒涼的廢墟,使锃亮的金屬爬滿綠銹、失去光澤。老人額頭的皺紋是他刻出來的,少女臉上的紅暈也是他描繪出來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運動正是由他精心指揮著。

他按時撕下一張又一張日歷,把將來變成現在,把現在變成過去,把過去變成越來越遠的歷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屬于你的,他總是如數奉獻。

他公正,不管你權重如山、腰纏萬貫,還是一介布衣、兩袖清風,他都一視同仁。沒有人能將他占為己有,哪怕你一擲千金,他也絕不會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長出綠陰,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你漠視他,他就化為輕煙,消散得無影無蹤。

有時,短暫的一瞬會化成永恒,這是因為他把你的腳印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心里。

有時,漫長的歲月會變成一瞬,這是因為濃霧和風沙湮沒了他的腳印。

1.為什么說“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運動正是由他精心指揮著”?

2.本文中的“光陰”有何特點?請分條概括。(寫出三條即可)

3.文章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很成功,試找出一處加以賞析。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詩化散文,作者以清麗飄逸的筆觸,表達了對時間的哲理性思考,告誡人們應該珍惜時間。

B.文中作者以“他”指代時間,使時間成為一個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從而使難以觸摸的事物變得生動可感。

C.本文最值得稱道的是修辭手法的嫻熟運用,使文章有了詩一般的美感。

D.作者在本文中運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稱代詞“你”,而沒有運用第一人稱“我們”,表明作者是個珍惜時間的人。

E.本文緊扣“時光”,以時間為序,先寫“蓓蕾”,次寫“枯黃的樹葉”,最后寫了自己對光陰的思考與感悟。

【參考答案】

1.因為光陰是一把神奇而無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意思對即可)

2.①不隨人的主觀意志改變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變一切; ④能一視同仁。

3.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長出綠陰,結出沉甸甸的果實。你漠視他,他就化為輕煙,消散得無影無蹤。”這段話深含哲理,運用對比的手法,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不要讓時間從我們手中悄悄溜走。(只要找出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賞析言之有理即可。)

4.D E

閱讀方法與技巧

1、全身心地投入閱讀

閱讀體驗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的,讀第一遍時,我們不要總考慮做題找答案,

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閱讀,理解內容,獲取信息、把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在讀文學作品時,最主要的是情感體驗,是與作者交流,要用心傾聽來自世界的聲音,頭腦中重現以往的生活場景,激起心靈深處的共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審題者對文章內容的獲得,都建立在仔細閱讀、反復推敲的基礎上,因此所有的題目都一定是這個“本”的“末”,千萬不能“本末倒置”。

2、用鉛筆標畫

為了提高效率,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邊讀邊想,邊看邊畫。給自然段標號,為重點段落的句子標號,找出重要的語句,在表示次序的詞語前標出①②③等,都要用鉛筆。這樣不但有助于理解閱讀材料,還不至于把卷面弄臟弄亂。審題時,題干上帶引號的關鍵詞語、括號里的說明,也一定用鉛筆標出,這樣可以抓住題目的重點。

3、掌握試題設計的順序

閱讀試題的設計總有一個規(guī)律,或總—分或分—總。關于“總”的試題無論在前還是在后,我們可以先看它,因為這正好和我們的閱讀步驟一致,便于我們總體把握。關于“分”的試題一般根據文章從前到后,依次設題。知道這一點,一句題干順利地在原文中尋找閱讀區(qū)間,就能按部就班地答題

4、題目之間可以互相啟發(fā)

可能有這樣的情況:某一題不會解答,這是可以先看下一道題目,或許可以從后一道題目中得到啟發(fā);有時后邊的試題也能從前滿的題目中找到靈感。

5、多角度思考,分點回答

有時答題的內容較多,千萬不能寫成一大片,既不分段也不分點,給老師判卷造成困難。可用①②③的形式分項作答,這樣既可以使自己的答題思路清晰,又會讓答案一目了然。

6、要充分發(fā)掘題干中隱含的有效信息

要認真研究題干,尋找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因為題干中往往有重要的暗示作用,能體現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顯示答題的閱讀區(qū)間和答題方法。。特別是題干上帶引號的語句,把它當成一個固定的“集裝箱”還原原文,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除了耐心讀文之外,細心讀體是最關鍵的。

說明文閱讀如何概括“說明文中的信息”

類型:概括提煉相關信息。

對策:(1)提取要點,直接找到有關中心句。這種方法適用于中心明確、論述簡潔鮮明的文章。

(2)抽象說明,即自己組織語言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揭示。這種方法適用于評價事理、剖析事理、闡明特性等各類文章。抽象說明的關鍵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內容,抓住本質。

(3)綜合歸納,這種方法適用于有復雜內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確有關的若干要點,然后再把幾個要點歸納起來進行整合。

篇5:推敲閱讀答案全部答案

推敲原文

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推字。又欲作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得止第三節(jié),尚為手勢未己。俄為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矣。遂并轡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推敲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反復琢磨,斟酌,要精益求精。

閱讀題

1. 對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遂于驢上吟哦(歌唱) B.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不時地)

C.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伸出手) D.遂并轡而歸(騎著馬一同走)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一日于驢上得句云 ② 煉之未定

③觀者訝之 ④島具對所得詩句

3.下面句中加點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退之立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悵恨久之

4.這篇短文作者意在贊揚賈島什么精神?

5. 韓愈認為作敲字佳,請你說說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賈島五言律詩《題李凝幽居》,請在橫線上寫出正確的句子。

閑居少鄰并,草徑人荒園。 , 。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篇6:父愛無邊全部閱讀答案

父愛無邊全部閱讀答案

一個南方女孩曾對我講過這么一件事。

女孩每天早晨上班前,都要去父親的住處,并且坐下來陪父親喝一杯茶。女孩的父親每天都要做好早點等著女兒,因為他不想讓女兒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在一個下雨的早晨,外面刮著冷風,女孩因為前一天晚上鬧鐘忘了定時而睡過了頭,因此來不及看望父親。于是女孩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并做了解釋。

“你真的不來嗎?”話筒里傳來了父親關切的聲音,話音里包含著一種明顯的失望。女孩便向父親保證:“爸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

說完,女孩便騎上車上班了。車剛出家門拐彎處,繞到房后時,女孩發(fā)現冰冷的雨中站著自己孤零零的父親,手里提著一個裝著早點的方便袋,如一座愛的豐碑聳立在那里。原來父親為了讓女孩能夠吃上早點,他一接完電話便趕了過來。更令人感動的是,父親怕女孩還要坐下陪自己喝茶而耽誤上班,他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兒的屋后,絲毫沒有上樓打攪女兒的意思.....

女孩講述到這兒,她的眼睛明顯地濕潤了....

我們常說:“爸爸愛我們,我們也愛爸爸。”其實,爸爸對我們的愛是大海,而我們對爸爸的愛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條透明的小溪,與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難怪我經常聽人們這么說:父愛無邊。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聲音

( )的父親

( )的雨中

( )地守候

2.照樣子,寫詞語。

孤零零(ABB式)

微不足道(含有“不”字)

3.“道”在字典里的解釋有:①路;②方向,途徑;③道理;④方法,辦法,技術;⑤說;⑥量詞。給下面的“道”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微不足道( )

志同道合( )

一道命令( )

4.每天早晨上班前,女孩都要陪父親,父親為女兒。從中可以看出。

5.女孩的父親為何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等女孩?

6.為什么說爸爸對我們的愛像大海,而我們對爸爸的愛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小溪,微不足道?

參考答案:

1.關切 孤零零 冰冷 默默

2.綠油油 金燦燦 紅彤彤不寒而栗 不學無術 不翼而飛

3.⑤ ② ⑥

4.喝一杯茶 做好早點 父女之間濃濃的親情

5.為了讓女孩能夠吃上早點;怕耽誤女孩上班沒有上樓。

6.把父愛比作大海,是因為父愛是寬廣的、深沉的。

把子女對父親的愛及回報比作小溪,是因為子女對父親的關心往往不夠多,而父親心中裝的全是孩子,最關心和最擔心的也是孩子。

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

帶著問題讀文章

讀文章分兩邊讀,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題目,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讀文章,進一步了解這篇文章到底是講什么的,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段落結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然后看問題,帶著問題第二遍讀文章,這遍讀就要精讀,深入文章,細細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義。

分析題目

題目其實已經代表了一切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啥,基本上已經知道內容了。讀文章之前,一定要看看題目是啥,加深對題目的記憶,再讀文章,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出問題所在。

認準關聯詞

因為什么,所以什么。這些關聯詞,一定不能只出現前半個,或者是后半個,這是嚴重的語法錯誤,就算是你題目答對了,語法錯誤,也是不得分的。

從原文找答案

閱讀理解的題目,文章越長,就越有優(yōu)勢,一般都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千萬別杜撰。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這個時候,標注的關鍵詞就派上用場了,從關鍵詞中,找重點語句,答案往往就在這里。

說明文開頭的作用

(1)引出說明對象或說明的事理;

(2)引出說明對象或說明的事理;

(3)總分總結構中的,總領全文。

開頭的方式有概述式、描寫式、設問式、定義式四種。

概述式: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事物的概況,給人以總體形象。

描寫式:描寫事物的特征或狀態(tài),讓讀者有一個直觀的總體認識。

設問式:開頭設問,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并有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態(tài)。

定義式:開始對事物下定義,提示事物本質特征和包含的范圍,讓人了解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