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老師:

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我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起好步、謀好局,根據省教科研發展規劃,經研究,省教科院擬組織2021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省內普通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院校( 含技師學院)、教科研機構等教育工作者均可申報。

二、選題內容

著眼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重要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重點關注學前教育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轉型、職業教育高地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建設、五育融合、教育治理現代化、教育評價改革、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對外開放辦學改革等議題。本次課題申報不設《選題指南》,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長自行確定選題,不支持以編譯著作、編寫教材、編寫叢書、編寫工具書等為直接目的課題研究。

三、立項數量與課題類型

本次課題擬立項550項。課題類型為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和青年課題。重點課題占比不超過20%,青年課題占比不低于20%,研究經費自籌。

四、申報要求

(一)申報資格要求。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報和重復立項,確保申報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課題研究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對課題申報做如下限定。

1.課題負責人同年度只能申報一項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的申報;課題組成員同年度最多只能參與兩項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的申報。

2.在研的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等負責人不能參與本次課題申報。

3.凡以已結項的各級各類課題為基礎申報本次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者,須在《申請書》中注明所申報課題與已結項課題的聯系和區別。

4.重點課題主持人原則上需具備高級職稱。

5.青年課題主持人為1986年8月31日后出生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課題組成員年齡不限。

6.本次課題申報鼓勵跨學科、跨領域課題研究;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協同攻關。

五、申報數量

本次申報采取限額申報方式,具體名額分配情況如下。

1.各市名額。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濟寧、臨沂、菏澤限報85項,其中基礎教育限報60項、中等職業教育限報25項;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限報60項,其中基礎教育限報40項、中等職業教育限報20項;棗莊、東營、威海、日照限報45項,其中基礎教育限報35項、中等職業教育限報10項。

2.高等院校每校限報10項。

3.廳各直屬單位限報20項。

4.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限報60項。

六、申報方式

本次申報采用網絡填報方式;各單位逐級申報,不受理個人直接申報。網絡申報統一通過“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管理平臺”(:8684/)進行,申請人登陸系統,按照要求填報。

七、申報時間

1.6月7日8:00—6月8日17:00時,各地市組織申報人根據所分配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管理平臺”填報。

2.6月9日8:00—6月10日17:00時,各高等院校科研處(社科處)、廳直屬單位、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等單位組織申報人根據所分配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管理平臺”填報。

3.6月7日—6月10日,全省各管理單位報送《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匯總表》(1份原件、1份復印件 )。

八、注意事項

1.課題原則上3年內完成。

2.申報人應如實填寫申報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3年內不得申報;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通報批評。凡在課題申報和評審過程中發現有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除按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外,均被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3.本次申報工作的評審采用網絡評審方式,由申報平臺填報課題內容。文件上傳要求:匿名活頁請上傳pdf格式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請書請上傳doc或docx格式,文件大小請保持在5M以內。

4.紙質版表報送要求:6月9日上午下班之前,將紙質送至科技處h227,同時將電子版申報書、活頁和匯總表至電子郵箱:,逾期不予受理。

5.所有附件材料均可從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網站下載(網址:)。

6.聯系人:王安,,由于限項申報請提前與科技處聯系備案。

附件1:省教育教學課題管理辦法暫行.doc

附件2: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請書.doc

附件3: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課題設計論證》活頁.doc

附件4: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匯總表.xls

科技發展處

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