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作業 1 一、 概念題(每小題 5 分, 共 20 分) 1.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是指學前兒童在教師的指導下, 通過自身的活動, 對周圍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 進行感知、 觀察、 操作、 發現, 以及提出問題、 尋找答案的探索過程。 2. 系統性原則: 是指選編的科學教育內容是按照由近及遠、 由簡到繁、 由具體到抽象、 由已知到未知的認知規律編排。 3、 技術: ①泛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 廣義的還包括相應的生產工具和其他物質設備, 以及生產的工藝過程或作業程序、 方法。 4、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 按其層次, 從上到下一般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即可以分解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 年齡階段目標、 單元目標和活動目標等四個層次。 并且分別闡述總目標、 年齡階段目標、 單元目標和活動目標等。 二、 1. 幼稚園的自然 2. 以季節為主線 3、 科學、 能力方法 4、 科學性 5、 2049 計劃 6、 年齡階段目標 7 家庭中 8 啟蒙性 9 科學 10 識字教育 三、 1、 C 2、 C 3、 B 4、 B 5、 C 四、 問答題(每小題 10 分, 共 40 分)1、 科學經驗與科學概念的區別與聯系?科學經驗是指學前兒童在科學探索活動中, 通過他們的親自操作, 以自身的感覺器官直接接觸周圍世界, 所獲取的具體事實和第一手的經驗, 這些經驗因其是有關自然事物與現象的, 因此就被命名為科學經驗。 科學概念是對事物本質、 抽象的認識, 是對具體事物概括的結果。 科學經驗與科學概念是有區別的, 但他們又緊密聯系。 科學概念的形成依賴于科學經驗的獲得, 科學經驗影響著初級科學內涵的獲得。2、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選編的原則是什么?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選編主要有以下六個基本原則: (1) 科學性 指所選的內容必須符合科學的原理。 (2) 啟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