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道經典奧數題(小升初奧數50道經典奧數題)
1、小升初奧數50道經典奧數題
來看一下這50道小升初奧數題:
工程問題:
1.有一件工作,甲和乙兩個人合作30天可以完成,他們共同做了6天后,甲離開了,而乙繼續做了40天才完成。如果這件工作由甲或乙單獨完成,分別需要多少天?
2.有一件工程,甲隊單獨做10天可以完成,乙隊單獨做30天可以完成。現在兩隊合作,甲隊休息了2天,乙隊休息了8天。問開始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時間?
3.甲、乙兩個工程隊修路,最終按照工作量分配了8400元的工資。按照兩隊原計劃的工作效率,乙隊應該獲得5040元。實際上,從第5天開始,甲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倍,這樣甲隊最終比原計劃多獲得了960元。那么兩隊原計劃完成修路任務需要多少天?
相遇問題:
1.一列快車長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車長130米,每秒行18米。快車從后面追上慢車到超過慢車,共需幾秒鐘?
2.甲、乙兩地相距100千米,一輛汽車和一臺拖拉機都從甲地開往乙地。汽車出發時,拖拉機已經開出15千米;當汽車到達乙地時,拖拉機距離乙地還有10千米。那么汽車是在距離乙地多少千米處追上拖拉機的?
3.環形跑道周長是500米,甲、乙兩人按順時針方向沿著環形跑道同時、同地起跑。甲每分鐘跑50米,乙每分鐘跑40米。甲、乙兩人每跑200米就要停下來休息1分鐘。那么甲首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鐘?
4.甲乙兩輛車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在距離b地54千米處相遇。它們各自到達對方車站后立即返回,在距離a地42千米處再次相遇。請問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過橋問題:
1.一列火車經過南京長江大橋,大橋長6700米,這列火車長140米,火車每分鐘行400米,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多少分鐘?
2.一列火車長200米,全車通過長700米的橋需要30秒鐘,這列火車每秒行多少米?
3.一列火車長240米,這列火車每秒行15米,從車頭進山洞到全車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長多少米?
2、求50道小學奧數題。
我這里有一些小學奧數題,你要找一些新的、不太簡單、也不太難的題目。
3、小學四年級奧數題。
過橋問題(1)
1.一列火車經過南京長江大橋,大橋長6700米,這列火車長140米,火車每分鐘行400米,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多少分鐘?
解析:我們需要知道總路程和速度,才能求出通過時間。總路程是橋長加上火車長,而火車的速度是已知的。
總路程: (米)
通過時間: (分鐘)
答案: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17.1分鐘。
2.一列火車長200米,全車通過長700米的橋需要30秒鐘,這列火車每秒行多少米?
解析:我們需要知道總路程和通過時間這兩個條件,才能求出火車的速度。總路程是已知的,通過時間也是已知的,所以火車的速度可以很方便地求出。
總路程: (米)
火車速度: (米/秒)
答案:這列火車每秒行30米。
3.一列火車長240米,這列火車每秒行15米,從車頭進山洞到全車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長多少米?
解析:火車過山洞的情況和火車過橋是一樣的。車頭進山洞相當于車頭上橋,全車出洞相當于車尾下橋。這道題求的是山洞的長度,也就是橋長,我們必須知道總路程和火車長,火車長是已知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題目中給出的火車速度和通過時間求出總路程。
總路程:
山洞長: (米)
答案:這個山洞長60米。
倍數問題
1.秦奮和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40歲,媽媽的年齡是秦奮年齡的4倍,那么秦奮和媽媽各是多少歲?
解析:我們把秦奮的年齡視為1倍,按題目中給出的媽媽年齡是秦奮年齡的4倍的關系,可以求出他們各自的年齡。
秦奮和媽媽年齡倍數和:4+1=5倍
秦奮的年齡:40÷5=8歲
媽媽的年齡:8×4=32歲
綜合:40÷(4+1)=8歲 8×4=32歲
驗證:
8+32=40歲
32÷8=4倍
計算結果符合條件,所以解題正確。
2.甲乙兩架飛機同時從機場向相反方向飛行,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們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根據題目中給出的甲、乙兩架飛機共飛行的時間和距離,我們可以求出甲、乙兩架飛機的速度和。根據圖可知,甲、乙兩架飛機的速度和相當于乙飛機的3倍,這樣我們就可以求出乙的速度,并根據乙的速度求出甲的速度。
甲飛機速度:每小時行800千米
乙飛機速度:每小時行400千米
3.弟弟有課外書20本,哥哥有課外書25本,哥哥給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課外書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給弟弟課外書前后,題目中不變的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么現在弟弟的課外書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幾倍?
思考以上幾個問題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求出哥哥應該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根據條件我們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課外書。如果我們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么現在弟弟的課外書相當于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3倍。我們還需要知道弟弟和哥哥一共所擁有的課外書的數量,因為這個數量是不變的。
(1)弟弟和哥哥共有課外書的數量是20+25=45。
(2)哥哥給弟弟若干本課外書后,弟弟和哥哥共有的倍數是2+1=3。
(3)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本數是45÷3=15。
(4)哥哥給弟弟的課外書的本數是25-15=10。
試著列出求解過程:
4.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有存糧170噸,后來從甲庫中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兩個糧庫原來各存糧多少噸?
解析:我們可以從兩個糧庫原來共有存糧的總數和給乙庫運進的數量入手,求出兩個糧庫原來各自存糧的數量。根據題目中所給的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的關系,我們可以求出甲、乙庫存糧的比例。
甲庫原來存糧130噸,乙庫原來存糧40噸。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一)
1.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皮可以 *** 16個盒身或43個盒底。一個盒身和兩個盒底可以組成一個罐頭盒。現在有150張鐵皮,用多少張 *** 盒身,多少張 *** 盒底,才能保證盒身和盒底正好配對。
解析:我們需要找出兩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組。一個是 *** 盒身的鐵皮張數,一個是 *** 盒底的鐵皮張數。我們把需要 *** 的盒身和盒底分別用A、B來表示。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我們可以得到兩個方程,組成方程組。
等量關系1:A+B=150
等量關系2:盒身數×2=盒底數
需要86張白鐵皮 *** 盒身,64張白鐵皮 *** 盒底。
奇數與偶數(一)
其實,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很多奇數和偶數。
偶數是能被2整除的數,而除以2余數為0的數叫偶數,除以2余數為1的數叫奇數。奇數和偶數有很多性質,其中一些常用的性質有:
性質1:兩個偶數的和或差仍然是偶數,兩個奇數的和或差是偶數,奇數與偶數的和或差是奇數。
性質2: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偶數與自然數的積是偶數。
性質3:任何一個奇數一定不等于任何一個偶數。
1.有5張撲克牌,撲克牌面朝上。小明每次翻轉其中的4張,那么,他能在翻動若干次后,使5張牌的面都朝下嗎?
分析:我們可以試驗一下,在翻動4張牌的情況下,能否使5張牌都朝下。我們可以發現,除非翻動的總數是奇數,否則無論翻動多少次,都不能使5張牌都朝下。
2.甲盒中放有180個白色圍棋子和181個黑色圍棋子,乙盒中放有181個白色圍棋子。李平每次從甲盒中摸出兩個棋子,如果兩個棋子同色,他就從乙盒中拿出一個白色圍棋子放入甲盒;如果兩個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色圍棋子放回甲盒。那么他摸多少次后,甲盒中只剩下一個圍棋子,這個圍棋子是黑色的。
分析:無論李平從甲盒中摸出兩個什么樣的棋子,他總會往甲盒中放入一個棋子。所以他每摸一次,甲盒中的棋子數就減少一個。所以他摸180+181-1=360次后,甲盒中只剩下一個棋子。
如果他摸出兩個黑色圍棋子,甲盒中的棋子數就減少兩個。否則甲盒中的棋子數不變。也就是說,無論摸了多少次,甲盒中摸出的黑色圍棋子數都是偶數。由于181是奇數,奇數減去偶數等于奇數。所以,甲盒中最后剩下的一個圍棋子應該是黑色的。
奧賽專題 -- 稱球問題
例1:有4堆外觀相同的球,每堆4個。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個重10克,次品球每個重11克。請你用天平只稱一次,找出次品那堆球。
解析:我們可以依次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堆球中取出1、2、3、4個球,一共10個球放在天平上去稱重,如果總重量比100克多幾克,說明在第幾堆球中有次品球。
2.有27個外觀相同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輕。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不使用砝碼),找出次品球。
解析:第一次:把27個球分成三堆,每堆9個。我們把兩堆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去稱重。如果天平不平衡,我們就可以找出較輕的一堆;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一堆就是較輕的,里面就有次品。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為較輕的一堆再分成三堆,每堆3個球。按照上面的 *** ,我們可以確定次品在其中較輕的那一堆。
第三次:從第二次找出的較輕的一堆中取出兩個球來稱重。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較輕的那個球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個球就是次品。
例3:把10個外觀相同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用天平只稱三次,找出次品。
解析:我們可以將10個球分成三堆,每堆分別是3個、3個、3個和1個球。我們用A、B、C、D來表示這四組球及其重量。將A、B兩組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稱重,如果A=B,說明A、B中都沒有次品,我們可以繼續稱B、C。如果B=C,那么次品就在A中,而且較重。如果B>C,我們可以類似地判斷次品在B中且較輕。如果A>B,可以類似處理。
4、數學類型
小升初奧數題的類型有至少十種。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