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中考語文試題分析
2023安徽語文卷整體突出的特點還是穩中求變。
?
?
?
?
題型趨于穩定,難度趨于固定;題目源自課本,情景源自生活。2022年中考借鑒了很多他省的題型,今年則有很多高中部分的題型融入。
首先先說一下三個變化,一,文學文化常識重新回歸。二安徽中考數學試卷,非連第9題以古詩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三,文言文考查斷句。
我們按題型來看。第一題默寫題,延續2022年主題式理解性默寫?小學知識的形式。這個題型可以說是暫時固定下來了,這幾屆的同學需要對小學的古詩有規劃的復習了。一個《望天門山》,有填“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全背岔劈了。
第二題小語段,考了個《西游記》,還上新聞了。我也是不明白了,這么簡單的題型一群人出來吐槽,你即使沒看過西游記吧,底下那么兩個老大的“天竺”你也能猜出來吧。而且以郵票考查的方式雖然說不上新穎吧,但至少情景性是很強的。考前給部分學生也梳理了相關內容,做不出來其實只能怪自己吧。第1小題的字音字形比較常規,在2022年出了一個爭議讀音后,今年沒有多音字了,算是比較正常了。第3題主題仿寫,常規,難度低。
第三題綜合性學習,不出意料,開始多文本了。這樣考查方式更靈活新穎,更加符合情景化的中考方向。第1小題,補全對話。情景化題型的最高體現方法。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話,之前給大家列舉過提綱類題型。這個補全對話也不算新鮮了,金考卷去年,前面都出過類似題型(下圖),
?
而大家也知道,高考的語言文字也是有補全句子的,算是很好的銜接。第2小題這個圖你們真的不熟悉嗎,真的不熟悉嗎?八年級上學期課本154頁的綜合性學習原圖(下圖),充分體現了知識點
?
來自課本的原則,這也是為什么讓大家復習一定要回歸課本的原因啊。標點和語病,首先,語法這次沒有直接考了,語病算是最后的延續吧。標點,從去年開始,標點又考了,連續考了2年。2021年底,中國國家標準化國際委員會發布最新《標點符號用法》后我就說要注意標點,果不其然,連考2年。第3題這個題目你們應該很熟悉吧,不熟悉看今年瑤海二模(下圖)。
?
這次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出人意料又平平無奇。文體我們都猜測他會考散文,他繼續考了個小說。主題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就和表現,安徽中考連續考查紅色主題后今年整體主題發生了變化。但是題目又沒有太大的難度,全是常規題型,只不過更偏向于理解,這也是中考答題去套路化的一種表現。很多題型我們都是做過的。特別注意一下第4題的D選項。其實我們初中是很少講如何使文章結構更加緊湊這一個專題的,即使是高考,也是2020年浙江才第一次考查(下圖)
?
,今年合肥市的高考一模也考到了(下圖),
?
他出現在了中考卷上的目的學生們不需要再去考慮了,但是值得我們老師去思考。
非連考了個濕地,又是說明為主體,后面議論文估計只能以配角出現了。特別注意第9題,以古詩形式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安徽中考數學試卷安徽中考數學試卷,越來越有高中題型的風范了,但是難度又貼近初中,非常好的一道題目。剩下的題目繼續沿用了“材料題要在材料找答案”的原則。再多說一下,安徽考前部分地區(比如蕪湖)考了一個試卷,叫作臨考金卷,也考到了濕地。(下圖)
?
文言文,送東陽,是今年各地都在猜的
題型,就合肥市三模,在我的印象中,就有42,小168等至少4個學校最后猜押了這篇,算是眾望所歸。最大的不同在于主觀斷句題的出現,而巧合的是,安徽高考(新高考二卷)也是今年4月份的時候把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斷句改成了主觀斷句,也就是四省聯考(下圖)。
?
作文挺好寫的,延續安徽中考一貫地風格,先給大家看一下這幾年安徽中考的主題和形式(下圖)。
?
然后給大家看一下包河區三模,45中森林城四模和臨考金卷。
?
?
安徽中考作文,青春、成長、我,一直是圍繞這三個主題展開的。
今年中考還是沒有考查古詩詞鑒賞,希望這一天早點來吧。
祝同學們都能考到好成績。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