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鏈接: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貫穿于整個初中化學教學過程的始終,每個階段的目標和要求都有不同,具有進階性。我們教師要研究每個階段的目標、要求和策略,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但事實上,卻有不少的老師由于教學思維囿化,對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熟視無睹,主要表現為沒有教學變革的勇氣,以一已的不變應中考的“萬變”。沒有明確的目標方向,依靠的是學校下發的教輔資料和外購的各類測試題,卻參不透看不懂講不出題目蘊藏的“幕后故事”。

一、教材中的流程題

科粵版的故事

魯教版的故事

通過對教材體系的理解和分析,我們找出初中化學流程題的命題源由,其與實驗儀器題、實驗表格題、實驗創新題、實驗制備題、實驗探究題()相比,更注重于化學與生產相結合的考查,所以命題并不是“無本木無根水”,我們的初中化學教師的學科理解要及時更新。

學科理解是指教師對化學學科知識及其思維方式和方法的一種本原性、結構化的認識,它不僅僅只是對對化學知識進行本原性的追問,形成結構化的認識,還包括對具有化學學科特質的思維方式和方法的理解?;趯W科理解,就需要人的思維發展趨勢是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我們會從宏觀現象入手積累大量感性經驗,然后過渡到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的解釋,最后到符號的表征。盡可能遵循宏觀-微觀-符號的順序要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進階性。類似的“結構-性質-用途”、“觀點-理由-證據”、“建模-用模-固?!薄ⅰ胺磻鹗迹D化-終態”等等。

二、設計中的流程題

流程題是將化工生產過程中主要生產階段以流程框圖形式呈現出來,涉及的知識包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物質的制備、分離、提純等化學問題。流程題最重要的考查,就是化學思維,也就是化學核心素養所強調的學生要培養證據意識,并對提出的各種假設進行推理得出結論。證據推理是化學核心素養觀照下的學生必備思維,從邏輯關系來講,先有證據,后有推理,即先收集證據再進行推理。流程題命題也正據于此。

1.化學思維要求

根據探究實驗的“八步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得出結論-合作展示-交流評價),流程題的設計者力圖考查的,是考生在解決“復雜情境下的真實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三種能力,一是在探究中提出問題或猜想的能力;二是設計和實施科學試驗的能力;三是解釋和表達科學探究結果的能力。更詳細的細分,可按下列六種能力水平來考查:

(1)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

(2)能依據探究目的設計并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

(3)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并獲得結論。

(4)能和同學交流實驗探究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的設想。

(5)能尊重事實和證據,破除迷信,反對偽科學。

(6)養成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2.化學思維可視化

化學思維的可視化是將抽象的概念通過圖像、圖表等形式呈現出來,使得化學概念更加具體和直觀。理解化學概念和操作原理。用化學的思想去分析問題,在深刻理解了化學原理之后,在實際應用時,恰如其分的進行化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從流程題圖的設計中,可以找出命題點:

(1)原料到產品的生產原理、化學原理:

涉及的過程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主要有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難溶物轉化、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等。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

(2)流程中的實驗操作:

主要涉及混合物的分離,如溶解、過濾、蒸發、結晶、分液、萃取、蒸餾等重要物理操作。產品中雜質離子的檢驗、判斷除雜試劑的選取、用量的多少等。洗滌、干燥、驗證沉淀是否洗滌干凈等。

(3)從定性到定量:

聯系原料純度(質量分數)、轉化率、損失率、產率等計算產品質量。

(4) 對生產工藝的評價:

是否環保(對環境的影響)、生產成本高低的判斷、原料獲取的難易程度、能耗的高低、反應條件的控制、原料利用率的高低、循環物質的判斷、廢液處理等。

綜上,中考試題流程題,應該是源于初中教材內容,以化學與生產、化學與社會、化學與未來的“新、奇、特、宏”的情境,將化工生產中的生產流程用框圖形式表示出來,并根據生產流程中有關的化學知識進行“挖坑”、“設陷”、“放套”等步步設問。

流程題一出,那些思維固化、熟視無睹、機械刷題的學生將被固化所陷、陳見所囿、被機械所累,從而在中考選拔中考查并剔除化學觀念不清、化學思維不明、化學探究不會、化學責任感不強的考生。

其他后續內容敬請關注本復習備考系列第三輯《流程題的考查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