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doc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期末試題及答案(2012) .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期末試題及答案(2012) .doc(3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精品文檔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期末試題及答案(2012)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發展的差異性:每一個兒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發展速率、特色和風格等,從而構成個體間心理發展的不同。 2具體運算:指兒童的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的事物支持,有些問題在具體事物幫助下可以順利獲得解決。 3角色游戲:兒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進行的游戲。 4性別穩定性:兒童對自己的性別不隨其年齡、情境等的變化而改變這一特征的認識。 5自我中心: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動作和觀點之上的現象。 二、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_0至6歲_學前兒童心理年齡特征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2兒童大腦機能的發展主要表現在_條件反射_的形成和鞏固;_興奮和抑制_過程的增強及第一第二信號系統協同活動的發展等幾個方面。 3研究表明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順序為_先上下_ ,_再前后_,然后是左右。 4. _機械識記_和_意義識記_是兒童識記的兩種方法。 5皮亞杰研究了2-7歲兒童的語言,將兒童的語言劃分為兩大類:_自我中心語言_和_社會化語言_。 6學前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_涂鴉期_及 _象征期_、_定型期_。
7到了4歲左右,_結構性游戲_成為兒童最主要的游戲形式。8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_工具性侵犯_,一種是_敵意性侵犯_。9嬰兒末期回憶開始出現,主要表現是出現_客體永久性_和_延遲模仿的行為_。10兒童在與玩伴的社會互動中進行的游戲是_社會性游戲_。11柯爾伯格將兒童道德發展階段劃分為_三_水平,_六_階段。 三、筒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以社會性參與程度為標準可將游戲分為幾類? (1)獨自游戲; (2)平行游戲; (3)聯合游戲; (4)合作游戲。 2簡述影響兒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教養方式; (2)兒童自身身體的吸引力; (3)個性特點及自身不同的行為表現; (4)認知能力的高低; (5)教師的影響。 3簡述學前兒童的性格特點。 好動;好奇;好模仿;好沖動。 四、論述題(共16分)試論述早期依戀對兒童后期行為的影響。 1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安全依戀的兒童有著積極的心理狀態,樂于交往、樂于探索、自信,對周圍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戀的兒童較多地發展出退縮、交往能力差。 2對情感發展的影響:兒童能夠形成良好的依戀,可增加一個人的信賴與自信,情緒穩定,能發展出積極的情緒情感,并且成功地依戀自己的同伴與后代。
反之有可能缺乏自信,情緒不穩定,缺乏信任感,不能很好地不能發展成為一個好的父親或母親。 3對認知發展的影響:依戀的性質對兒童的認知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起制約作用。安全依戀的兒童有較高的認知發展水平。 五、分析題(共20分) 常有家長問,“孩子都上大班了,可還是那么膽小,見什么怕什么。前幾天帶他去公園玩滑梯,他愣不敢上去,好不容易抱上去了,他又不敢往下滑,嚇得哭起來。惹得周圍人議論紛紛,我們做家長的挺不好意思的。可這孩子天生就膽小,又有什么辦法呢?” 試分析孩子膽小的原因并提出家庭教育中的措施。 答: 孩子膽小是常見的,也并非天生的,也容易改正,關鍵是搞清孩子膽小的原因。(10分) 父母溺愛,過度保護; 父母斥責,過度刺激; 身體虛弱,缺乏信心。 措施:(10分) 父母溺愛,過度保護而膽小的孩子,就需徹底消除對他的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 因自卑而膽小怕事的孩子,應多加鼓勵、耐心幫助,避免斥責、嘲笑等消極刺激。 因體弱多病而缺乏信心的孩子應多鍛煉身體,多參加戶外活動,多交往,從而在身體和心理上適應環境,勇敢起來。 3精品文檔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