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中,最后一道題是說話題目,2個主題任選其一,很多考生都懼怕這道說話題目,不知道怎么說。如何來說好這道題目,普通話最后一題小竅門送給你!

考生應該在考試前把所有說話題目分成幾個類別,按類準備題綱普通話考試最后一題,用簡練的詞語或短語記下來,看到這個詞就想起那件事的細節,考試前有10分鐘的準備時間,考生可以看提綱準備說話內容,然后在考試時按提綱和準備的內容去娓娓道來。

大家可以把《我的愿望(或理想)》、《我的學習生活、》.《我尊敬的人(可以是考生的父母)、我喜愛的動物(或植物)》、《童年的記憶》、《.難忘的旅行(與家人一起的旅行)》、《我的業余生活》、《我的成長之路》等歸類為家庭類,需要哪一點,就提出來哪一點來說。比如,說到我尊敬的人,可以說父母(題目沒有限制在一個尊敬的人)說完父母還可以說說考生的爺爺奶奶等。又如:童年的記憶,既可以是童年的有趣的事情或感人的事情,也可以是童年到哪里旅游的經歷。

同理,我們在回答普通話最后一題的時候還可以把談談社會公德、談談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談談衛生與健康、購物(消費)的感受、談談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等作為一類,因為社會公德中涵蓋了愛護環境、良好的衛生習慣、正確的營銷觀念(不欺詐、不賣假貨)等。所謂談談,就是要說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體會。

口語表達并不要求考生有多么完整的構思和開頭結尾,考生只要圍繞話題去說就行普通話考試最后一題,有可能考生還沒說完,已經到時間了,但這并不影響考生的考試分數,因為不是考生沒說完普通話考試最后一題,而是時間不允許考生說了,特別要注意說細節,而不要說大話和空話。

你掌握了嗎?快練起來!

小編推薦:

2019年普通話水平測試報名時間信息匯總(各省)

普通話考試必看:新大綱要求的30個說話題目